摘要:看得出来,这一次武汉“揭榜挂帅”的10大科技专项,10个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都是努力让自己更配得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型显示、特种光纤、航天动力系统、5G+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动物疫苗、生物工程、碳中和——这十个方面,不正是国家亟需要突破的、关键的卡脖子难题?这可能也是武汉最自信的,这么多年的科创人才积累,不仅滋养了武汉的跨越式发展,更能为国家科创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出贡献,有能力去说“国家所需,武汉所能”。
吐槽青年出品
一直有个感觉,武汉虽不是最有钱的城市,但在对待人才和科技创新上,却最舍得花钱。一掷千金的大手笔,让人们看到这座城市“求帅若渴”的诚意。这不,新年刚过,武汉又以这种大手笔上热搜了。
武汉“揭榜挂帅”十大科技专项,单个最高支持“3000万元”——“揭榜挂帅”和“3000万”成热搜关键词:1月29日,武汉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大会明确,举全市之力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今年武汉将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 “武汉英才”最高可获百万资助资金,同时,对在汉重点高校院所、实验室和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用人单位,赋予其“武汉英才”举荐权。
新春第一会,揭榜挂帅,3000万,举全市之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些热词,写满了这座城市对顶尖科技人才的渴求和“不拘一格”的雄心,真的很拼!是啊,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键在科创人才。有了顶尖人才,站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才会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也才能在“全国影响”中夯实中心位置。一年之计在于春,武汉开年第一会的这个政策大红包,发得很精准!
又上热搜,之所以说“又”,是好几次因为这种“大手笔”引发关注了:武汉启动人才引进奖励计划,引进1名合伙人最高奖百万。武汉实施“千企万人”计划 16家企业分享710万引才奖。顶尖人才最高支持1亿元!武汉光谷人才政策3.0再出“揽才”新招,每年拿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用于支持人才创新。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资助,武汉经开区推出人才强区“黄金十条”。——这些热搜见证着,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重视,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里。
我20多年前在武汉读书的时候,就听到过很多故事,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听说母校为从合肥引进一位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教授,学校的领导以刘备“三顾茅庐”为榜样,演出了现代爱才活剧——“四下合肥”。发动教授当年的同学给他打电话讲学校的变化,登门表达求才若渴的诚意,帮助教授的妻子到武汉治病,邀请教授到学校讲学看学校环境,那位教授深受感动,后来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建设母校的事业。
武汉坐拥92所高校,81名院士,130万在校大学生,大学在城市中,城市在大学中,大学是城市的一个缩影,这种爱才、惜才、引才,也是武汉城市品质的一个缩影。把人才当成发展的生命,科教人才与城市发展互相成就,所以,科教人才也成了武汉最大、最核心的优势,让武汉有资本去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累了很多年,才有资本成为这样的科研中心。
武汉此次“揭榜挂帅”十大科技专项,不仅表达着一种释放人才活力的诚意,更有一种底气:会有人来揭榜,能找到那个“挂帅者”。一场成功的“揭榜挂帅”,不仅在于有“榜”,有底气拿出3000万的“重赏”,更在于要有人去揭榜,从而破解某个卡脖子难题。如果只有重赏,而没有揭榜的“勇夫”“帅才”,那才尴尬。
武汉是有这个底气找到“揭榜挂帅者”的:在《自然》杂志2020年发布的全球城市科研指数排名中,武汉位列全球第13名。科技部公布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数中,武汉排名全国第5位。到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87件,其中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0.50件。人才总量285万,院士81人,高层次人才9585名。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48个——这些数字背后的科创实力,就是底气。武汉虽然不是最有钱,但却有强大的科创实力,使其有资本开展这种量级的“揭榜挂帅”。
看得出来,这一次武汉“揭榜挂帅”的10大科技专项,10个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都是努力让自己更配得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型显示、特种光纤、航天动力系统、5G+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动物疫苗、生物工程、碳中和——这十个方面,不正是国家亟需要突破的、关键的卡脖子难题?这可能也是武汉最自信的,这么多年的科创人才积累,不仅滋养了武汉的跨越式发展,更能为国家科创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出贡献,有能力去说“国家所需,武汉所能”。
一句“武汉所能”,凝聚着多少年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的积累。一句“武汉所能”,国之大者,谦虚中又写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