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政府+猎头+企业”的市场化引才路径
2021-10-22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面对招才中企业主体作用未充分激发、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融资不活跃等瓶颈制约,如何出招化解?武汉正在探索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不是一味依靠政府主导、政策驱动,不要政府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而是政府、猎头机构、企业三方联合,借助“无形之手”,让市场做主、给企业放权、为产业聚才。

人才资源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今年以来,武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各级政府、猎头机构、企业联合引才动作不断,让市场活起来、人才动起来,真正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资源”。


■ 频繁邀请猎头机构来汉帮企业引才

武汉人才集团成立半年服务企业超千家

在武汉,一家企业想要招聘人才,不一定需要各种渠道发布消息、自己去找多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新成立的武汉人才集团以及江汉区、汉阳区等各个区建设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就能够提供从人才招聘到管理咨询“一站式”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位于江汉区的一家数字科技初创公司,在武汉人才集团协助下,成功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市场营销等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成立之初仅有3名核心团队成员,半年内迅速组建起超过100人的团队,智慧产品在多种应用场景获得突破。

成立不到半年,根据“产业地图”绘制出产业所需的“人才地图”,按图索骥,武汉人才集团已帮助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高端人才220余人。

以往,包括人力资源机构在内的市场化中介组织,在汉发育不够成熟,人才工作专业平台少、执行成本高。今年以来,武汉组团赴北上广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频繁邀请猎头机构来汉帮企业“相马”。

大力推动人才流动的,还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机构。去年底,武汉拿出市商务局开放合作处(国际经济合作处)处长等10个重要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

“在猎聘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一线城市人才回流武汉的意愿,但他们多处于35岁以上,在收入、家庭、教育、发展等多方面有诸多顾虑,迫切需要专业的猎头顾问从中牵线、释疑,最终促成他们由心动变为行动。”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华说,江汉区主动找到他们,共建“双招双引”工作站。今年,他们刚为武汉某“光芯屏端网”产业头部企业成功引入一位来自外省的新材料研发高端人才。

不少像张继华这样的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都认为,武汉连续四年成为人才流入城市,与政府市场化引才、集聚人力资源产业不无关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的手”跨体制、跨区域配置人力资源,人才能进能出,城市发展活力更加彰显。 


 ■ 人才企业融资规模与资助额度直接挂钩

把人才资助的“裁定权”和运作交给市场

释放“人才红利”,不是敲锣打鼓、单靠“撒钱”就能实现的,规划一条市场化的引才育才路径,才更可操作、更可持续。

在武汉,从无到有、集聚了超过2000名“3551人才”的光谷,提出要拿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引才育才。光谷“这笔钱”是怎么用出去的?

毕业于巴黎六大并具有海外上市公司工作经历的熊鹏航回国,在光谷创立了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今年,作为光谷“3551人才”,他拿到了光谷资助的100万元资金,一步跨过被誉为小微企业最难熬的“三年死亡期”。

熊鹏航的钱不是“白拿”的。

从去年开始,光谷调整了对创业人才企业的资助方式,通过将无偿资助额度与企业融资规模或经济贡献直接挂钩,把人才资助的“裁定权”充分交给市场。

熊鹏航团队凭借“人工智能穿戴型肢体动作识别”项目获得来自央企中国信科的Pre-A轮战略投资,达到了政府“出手”资助的门槛。根据光谷新规,人才企业融资规模与光谷的持续资助直接挂钩。未来,随着熊鹏航团队融资金额增加,政府资助额度还将进一步提升,最高可获1000万元无偿资助资金。

今年,光谷“借”10亿元给企业留才的故事刷屏网络。“这笔钱”又是做什么的呢?实际上,10亿元是光谷设立的股权激励专项资金池。光谷企业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时,认股资金不足的激励对象,可向这笔专项资金申请借款。

借款没有利息,但有没有风险?光谷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精巧的顶层设计,双重审批后专项资金才会放款。22家企业超1400名人才受益,都是“965”产业体系中的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等,年均离职不到1人。

 不是撒钱“砸”人才,而是用心“留”人才,武汉的做法是:你要长大我来扶,你有危急我来帮,以更有效率、更为科学的投入,让人才共享城市发展机遇,与城市共同成长。


 ■ 结合专家评议企业举荐的大数据体系认定人才

人才“好不好用”企业说了算

上个月,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胡隽没见评审专家的面,也不用答辩,只通过光谷人才注册服务平台,就全程在线完成了光谷“高端管理人才”申报。

7月底,该平台上线,在全国率先探索以人才动态“注册制”和“积分制”的方式,结合专家评议、企业及主管部门举荐等,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制度。认定人才的,不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大数据体系。人才在平台上随时注册,随时打分。

“我将光谷的人才注册服务平台推荐给北上广深的高管朋友们:快来‘测测’你能来武汉‘评’人才吗?”胡隽说,这套人才注册与申报体系科学、高效、透明,不仅有研发人员等专业技术类人才,也涵盖“高端管理人才”等类别。诸如此类,都对海内外人才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人才最看重的市场规则和软性环境,武汉不仅懂,还有了颇为成熟的运营执行体系,并在不断动态完善。

一个尊重市场、尊重人才的城市前途无量。今年以来,武汉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武汉英才计划遴选方式,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在汉高校院所、科创平台、企事业单位和投资机构赋予人才举荐权。武汉某龙头企业高管说:“人才举荐制度的实施,让我们(企业)拥有了话语权,是不是人才,自己说了算。”

据了解,近两年通过用人单位定向邀约、推荐举荐等方式,武汉认定支持10名战略科技人才、198名产业领军人才和397名优秀青年人才。

市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正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如今年以来,在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申报时,突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绩、经历考察,一批缺论文但不缺能力的技能人才获评中高级职称。

凡是在江城大地上的人才都是武汉的人才,只要努力拼搏,就有机会、有平台、有回报、有发展——武汉市场化引才,向天下英才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在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气候环境、产业配套这些显性因素之外,这座城市求才若渴,已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抖音号
武汉人才集团抖音号
公众号
武汉掌上人才公众号
武汉人才集团公众号
视频号
武汉人才集团视频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