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敢开了,创投机构敢投了,武汉科创人才出现“生态式”裂变
2022-08-17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前,武汉正在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与人才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各区纷纷出台吸引科创人才的最新政策,投入资金支持人才创新发展,全面开启引才、育才、留才、服才的“生态式”裂变。

百万年薪敢开了,创投机构敢投了,这一切源于武汉吸引人才的政策,近几年不断的迭代升级。青年人才来了,有了好的创业环境,就为武汉各区的产业升级带来活力。

引才:“注册制”开启便利之门

科技创新靠什么?人才和投入。

武汉东的光谷:去年7月,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人才注册积分制,按照不同人才类别和层次,设立不同积分评价模型,尤其加强了对能力、贡献等方面的积分权重,展开多维度立体评价。外界评论此举卸下了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枷锁:

今年7月27日,时隔一年,光谷人才政策再次升级,启动武汉人才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人才注册积分制,各类人才项目不设门槛,不受学历、年龄、时空、职称等准入限制;成立光谷人才集团,构建市场化引育人才新路径。

与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类似,人才的“注册制”为引才开启了便利之门,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申报者可以随时登录、直接跑分,直观感受与政策匹配度。

武汉西的车都:一周前,在武汉经开区启动了青年人才购房补贴申报,最高可获得15万元,这是对今年6月出台的武汉经开区人才强区战略“黄金十条”的落实,据了解,近年来,武汉经开区累计发放人才项目资助约2.5亿元,资助“车谷英才计划”人才项目341个,聚焦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带动项目投入总资金170多亿元,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600亿元。

武汉中心的江岸:早在今年5月,位于城市核心的江岸区发布“高层次人才工程”二十条,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顶尖科学家落户江岸,“一事一议”,给予100万~500万元项目资助。

近年来,政策的迭代升级,通过制度政策的出台,让武汉在引才上不仅有了更多的经验谈,还具备了更高的国际范儿。

作为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发动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光谷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与常住外籍人员已达1.9万人。7000多个海外人才团队在此创新创业,覆盖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侨”增长速度居中部第一。

image.png

育才:创投机构敢投了

过去,创业项目去北上广深融资,鲜有本地机构出手。时过境迁,本地创投机构崛起,也敢于对好项目出手。无论是创业项目,还是机构的投资人才均出现了回流。

4年获得4轮融资,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省外的保税区,迁来武汉光谷落户,受到了创投资本的青睐。公司发展的早期,获得了武汉光谷人才基金等本地机构的加持,最近的B轮融资获得红杉中国的领投。创始人尚小珂是武汉大学博士,后进入协和医院心外科工作。2018年获得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第二名,在大赛现场时他讲述创业梦,在心外科领域,能获得的奖项都有了,是时候选择创业了。

“你有过创投机构的履历,现在若能亲自参与一家成长企业的发展,这是很好的实践。”刘奇对陈剑说。刘奇是华中科技大学“80后”博士,这番话打动了原在本地创投机构工作的陈剑,让他全权负责公司融资战略。刘奇坦言,他是名技术男,本地创投人才转型去企业,弥补了公司融资的短板。

敢于试错的不只是创业者,受一系列人才政策的鼓励,投资机构也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

近日,为加快发展武汉市股权投资行业,武汉市地方金融局牵头起草了《武汉市关于加快发展股权投资行业的若干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到要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投资基金。

吸引股权投资机构在汉落地之余,武汉亦希望借此鼓励股权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且力度相当大。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实际投资金额的15%给予其管理机构奖励,每投资1家最高奖励100万元;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两年后、五年内实际发生投资损失的,按照项目首轮投资实际损失金额的20%给予补贴,每个项目最高补贴300万元,每只股权投资基金每年最高补贴600万元。

留才:百万年薪敢开了

提到人才,就业环境是绕不开的话题。过去,好企业少、薪酬相比大城市低,成为大学生们毕业后不愿留在武汉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武汉的企业也敢“开价”了,百万年薪的吸引力不输北上广深。

位于光谷的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招聘AI软件算法专家,年薪100万元以上;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芯片设计专家年薪100-150万;湖北盛天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发行制作人(合伙人), 年薪100万以上……

7月27日,一份10多个单位59个岗位百万年薪级的招聘榜单引来各界关注。中国信科董事长鲁国庆、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人福医药总裁邓霞飞、小米武汉总经理周茂华、高德红外总经理张燕,共同为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药等五个特色产业揭榜招贤。多个产业链出现百万年薪的岗位,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形成了一股市场化吸引人才的合力。

“我们公司对AI芯片设计等岗位有较大需求,本科生税前年薪12-20万元。”今年春招季,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展台前很快就收到40多份简历。今年4月,汉阳投资发展集团与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的签约,以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给予2000万元直投股权投资支持,加快灵汐类脑芯片植入汉阳数字经济产业链条,与已落户汉阳的泽塔云、易米景、邻盛科技、云天励飞等企业在元宇宙、遥感测绘、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全方位合作。

提高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是武汉市政府一直以来为帮助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重点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早在2017年,武汉发布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住房、收入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总体上,这一标准在当时位居同类城市前列。正因为起点高,加之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这些年在汉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武汉开始在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中展露头角。

百万年薪只是武汉留才打开新局面的一个缩影。连续5年,武汉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173万青年选择留在武汉。仅2021年,留汉大学生就有34.52万人,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服才:“生态式”人才服务裂变

占领高地,需要服务助力。近年来,武汉加速打造“生态式”人才服务裂变模式,对标国际,放眼全球高端专业人才市场。

2月15日,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作共建的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正式开园。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吸引更多人才集聚落户、成功创业,构建青年创新创业高地。”今年初,武汉灏存科技有限公司搬进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公司创始人熊鹏航第一次来青创园参观时,就被这里的氛围吸引了,当即决定入驻。上午“搬家”,下午就启动研发工作,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

作为青创园首批“拎包入住”的企业之一,熊鹏航对园区服务赞许有加,他表示,作为初创型企业,低租金模式为他们减轻了许多负担,可以将资金用在创新创造的‘刀刃’上。

湖北青创园不仅硬件一流,服务更是贴心。在这里,有“青培学院”“青禾金融”“青创赛事”等多种项目与活动,覆盖创业服务、资源链接、投融资对接、组织凝聚等多方面,成为青年留鄂来鄂创新创业、就业兴业的逐梦高地。

提升城市的人才竞争力,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武汉人才集团等服务机构的成立,成为武汉人才工作迎来质变的一个分水岭。作为去年成立的市属国企,武汉人才集团主要开展高端人才招引、人才公共服务等工作。围绕城市战略,武汉人才集团将重点放在城市高端人才引聚主平台、全国人才高地建设大平台、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新平台等三大平台的建设,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更加合理,人才创新创业生态逐步建立。



抖音号
武汉人才集团抖音号
公众号
武汉掌上人才公众号
武汉人才集团公众号
视频号
武汉人才集团视频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