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山西女孩于丹丹就将正式入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如愿留在武汉。
近日,武汉发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二十条务实有效的措施,包含住房租金减免、发放就业创业补贴等方方面面,助力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
这些实打实的优惠政策不仅让于丹丹更为心动,也用实际行动表明,武汉正为更多人才留汉提供便利、营造环境、搭建平台。
先落户后就业
超10万个“高薪优岗”吸纳高校毕业生
这周末,暂时还没敲定工作的在汉大学毕业生李建嘱咐爸妈从老家寄来了户口本。下周,他准备在武汉办理落户手续。
新出台的《通知》中,提出“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年龄不满45周岁(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的高校毕业生凭毕业证书在市内落户,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同时,政策中对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再次提高,仅是见习补贴,比例便由过去的60%提升至70%。
安居,方能乐业。近年来,武汉持续加码吸纳人才力度,向更多新市民发出邀请。
5月发布的《纵深推进“双创”工作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提出,将依托高校创业学院等平台,每年为5万名以上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人数力争每年达到30万人。
据了解,武汉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总部经济聚集优势和“965”产业集群优势,围绕“光芯屏端网”、网络安全、数字创意、人工智能等领域,每年推出10万个以上“高薪优岗”。
长期研究人力资源问题的锐仕方达(武汉)人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武将认为,武汉引才、育才、留才发展目标明确,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正激发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动能,提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潜力与活力。
数百万大学生与城市“双向奔赴”
一大批孵化平台欢迎创业就业人群
2017年,从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张玉华被武汉的就业创业政策所吸引,以自己的爱好为切入口,在武汉开始创业。
作为一名新兴行业从事者和创业者,她见证了武汉收纳市场的壮大。张玉华创立的享一收纳公司发展迅猛,由一开始的只有她自己,到现在签约100多名收纳师。三年前,在武汉市大学生保障性住房政策支持下,她在长江青年城有了自己的小家。
近年来,武汉持续推进“学子留汉”工程,城市“引才、育才、留才”的名片不断擦亮。
最直观的成绩单是:武汉连续5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共计173万大学生选择与武汉“双向奔赴”。2021年,留汉大学生达34.52万人。
武汉为人才提供着贴心的全链条就业创业服务。今年2月,武汉市2022年就业政策宣传年活动就已正式启动,招聘会上有专人给学生“诊断”简历;4月,武汉市国资系统2022春季专场招聘直播活动上,求职者在线就能投简历……
武汉正在打造一大批孵化平台,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大学生创业生态链。今年5月,中南民族大学大四学生李云帆成立的公司成功入驻中南民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获得学校提供的16个工位,目前租金全免。正值毕业季,李云帆开始计划在武汉招才纳贤,壮大公司现有规模,他说:“武汉是一片可以实现梦想的热土。”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更多人才集聚带来城市更广阔未来
6月10日下午,在“一起向未来”新时代英雄城市学子行大江金岸站活动上,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浩宸和其他近50人参观了多牛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园(平和打包厂)等重点企业和园区,还前往吉庆街感受非遗文化、登上知音号游览长江,拿到了“留岸大礼包”。
从一区到一城,从一城到多城,今年,上海、大连、青岛等国内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措施,瞄准“一起向未来”。比如,上海6月公布的新政策对落户新增“准入”条项,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沪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
“多地针对大学毕业生等人才群体推出政策,长期看就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让‘蓄水池’更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韩翼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拥有人才的城市,必将在生产力、创造力上领先于其他城市。
韩翼谈到,经济发展周期性决定了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人力资源智力支持。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或地区,人才的综合密度将越高,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管理等综合实力发展后劲将越强。留下年轻人,就是留住城市未来。
“当更多的人才聚集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它必然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必然会在科技创新等方面为这个城市带来更大的远景,这一远景会带来更好的未来。”韩翼认为,武汉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将为更多人才扎根提供肥沃土壤。